2022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重慶市潼南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研究制定《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實踐的決定》,對我區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路徑再聚焦、再提升,對于全區上下以創新理念方法機制抓落實,奮力開創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廣大黨員干部對標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結合實際謀劃配套目標體系、推動工作機制、承接落地抓手,紛紛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部署,堅定信心、團結奮斗,真抓實干、爭先進位,努力開創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局面! 區委委員,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劉紅光
區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是在全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從時間進度和量化指標方面延伸拓展區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為我們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明確了目標方位、堅定了信心決心。我們將按照區委既定部署,全力做好穩住經濟大盤工作,制定我區145項穩經濟工作措施清單,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超常加強對上爭取,提早對接、主動匯報,緊密跟蹤重大工程和政策動向、資金投向,為發展打基礎、增后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謀劃明年重點項目,著力打通堵點制約,注重發揮各方合力,抓實項目推進,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走深走實,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遂潼涪江創新產業園區為抓手,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機制創新等重點領域,積極融入成渝雙核聯動發展。將知重負重、知難克難,爭取打造更多具有潼南辨識度的有形載體、有效抓手,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為建設產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城市作出新貢獻。 區委委員,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 蔣 俊 區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為潼南未來五年發展作了更加全面系統的部署,也為潼南教育發展指明了新征程航向。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工作目標和“教育提質”的工作要求,全區教育系統將重點從四個方面著力:一是突出政治性,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以“五心強?!よT魂育人”黨建品牌為統領,全面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通過上下協同、區域聯動、共建共享,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牌”,用黨建“紅色”擦亮教育底色。二是突出規律性,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五育并舉”,深入開展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程,切實轉變智育方式,不斷完善體育固本行動和美育浸潤行動,大力實施勞動清單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三是突出公平性,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扎實推進“雙創”工作,新增城區公辦園10所以上、義務教育學位1萬個以上,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惠區、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實施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堅持文化、藝體特長雙線培養,新建1所高中學校;深化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新建職教中心,建成投用重慶電力高專潼南校區。四是突出創新性,積極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教師進修校升院為契機,推動研訓合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區管校聘”為抓手,盤活教師存量資源,加快化解教師超員超崗;以集團化辦學為載體,探索農村小規模學校提質增效新路徑,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均衡發展。 區委委員,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尤長清 區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提出“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要求,財政部門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以“財”輔“政”,做到“政”令“財”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持續將財政收入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在醫療、養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以做好重點民生實事財力保障為抓手,努力為開創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局面而貢獻財政力量。 區委委員,區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戴紅麗 全會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充分結合潼南發展實際,主動提出了開創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局面的宏偉目標,激發了創新發展的昂揚志,彰顯了擔當作為的拼搏心,提振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必將有力指引我們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建設新潼南。我們將聚焦“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以打造成渝中部人力社保事業先行者、示范者、排頭兵為目標,通過深化“智慧人社”和“法治人社”建設,完善“15+5”人社便民服務圈升級版,優化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奮力突破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川渝毗鄰地區人社合作模式兩項重點任務,做靚就創潼城、才興潼城、安薪潼城三大品牌,扎實防范重大風險,持續推進社保擴面提質,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為開創新時代新征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潼南新局面貢獻人社智慧和人社力量。(全媒體記者 羅列) 【責任編輯 鄭強】 |